桃園倉庫,桃園倉庫出售,桃園倉庫出租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591桃園倉庫,桃園倉庫出售,桃園倉庫出租.買桃園有水電天車廠登,找合法便宜新倉庫資訊.RC中古小坪數倉庫買賣租賃,桃園物流倉庫.查詢桃園便宜物流倉庫價格實價登錄行情,請找591桃園廠房仲介-www.桃園廠房買賣出租.tw

第1頁37
共376筆/共38頁
首善之都房市成交量回來了 月增10.11%,惟價格下滑2025/08/26發佈

台北市政府地政局25日公布最新數據顯示,首善之都台北市5月交易件數月增10.11%,供給少、剛性需求還在,且買盤往相對低價產品移動,是主要原因,不過價格方面,欲振乏力,住宅價格指數月跌0.44%,大樓、公寓、小宅全數下跌,其中公寓已連八月下跌,小宅也連三跌,每坪均價跌破8字頭。



北市政府地政局「2025年8月動態月報」指出,根據實價登錄資訊統計,北市房屋5月成交件數599件、月增10.11%,成交量有回穩現象,惟較前一年同期仍大減50.7%。



《住展雜誌》發言人陳炳辰分析,高房價的台北市對於購屋客戶來說,現階段無意願出手追高,買盤多集中在中低價位區域,單價表現開始調;進入下半年後,雖然松山、大安區還有每坪200萬元的新案將登場,不過多屬於豪宅產品,買盤多還是青睞相較低價產品,例如單價100萬~120萬元的產品,每坪均價水準預期將維持在盤整走弱格局。



地政局指出,全市實價登錄5月成交總金額約169.96億元,月減8.97%、年減47.1%;5月住宅價格指數降至128.06,月跌0.44%,較前一年同期上升0.21%。



地政局指出,目前標準住宅總價2,029萬元,標準住宅單價每坪64.62萬元。其中大樓住宅價格指數139.12,月跌0.27%;公寓住宅價格指數112.36,月跌0.72%;小宅住宅價格指數129.54,月跌0.3%,三大類型住宅產品都同步下跌。觀察全台北市、大樓、公寓及小宅之月線、季線及半年線趨勢,除小宅的半年線微漲外,其餘皆下跌。



代銷業分析,中央銀行第七波不動產信用管制持續醱酵,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具體量化改善方案應會滾動式檢討,執行到年底不致有鬆綁空間,房貸大餅在交屋潮釋出之際,排撥壓力短期內也不致完全紓解,客戶出手猶豫期已比去年最高峰要拉長許多,短期內不易見到成交放量的榮景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危老重建受限少 案量穩健2025/08/26發佈

由於危老重建建融不受銀行信用管制、不受18個月內開工限制,即使房市景氣下滑,全台危老重建相對穩健,修法上路迄今年上半年,全台累計核准危老案達4,379件,其中台北市累積突破千件,占全台2成以上,宜蘭、花蓮是非都會區危老案件最多的縣市,新竹市則是危老案平均基地面積最小的縣市。



根據內政部營建署統計顯示,目前全台危老重建核准案件,六都合計約占全台的83%,除台北市突破千件以外,台中市以885件居全台第二,六都中最少的為桃園市的215件。



新竹市、嘉義市二個發展較早的城市也分別有194、70件,常是國內颱風、地震的抗災最前線,建物受災風險較高,危老重建需求殷切的宜蘭縣、花蓮縣也分別有近70件。



值得注意的是,台北市平均每件危老基地面積坪189.6坪,反映了開發飽和、素地極度缺乏,不過台北市並非危老基地最小的縣市,新竹市由於腹地小、且部分地區又受新竹機場禁限建管制,整合大基地的難度高,每件危老案基地平均面積僅138.4坪。



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危老重建是近年政府大力推動的重大政策,所以許多打炒房政策都對危老開綠燈,包括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銀行法72-2排除危老授信,銀行放款額度不受水位限制;危老重建融資貸款也不在央行的信用管制中;加上開發商買老屋來重建不必受18個月內開工限制,開發商投入危老重建不論在資金調度還是開發時程方面,都有更大的彈性,使得即使房市景氣波動,但危老重建漸成為取得案源的重要管道。



雖然危老重建的貸款限制少,但危老、都更的放款為中長期放款,資金回收的速度慢,隨著都更、危老放款在建築貸款中的占比節節攀升,中長期的市場風險仍需留意,所以相關授信依然會納入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」的計算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7月房貸餘額年增率 20個月新低2025/08/26發佈

中央銀行及各部會房市管制持續發酵,房市仍是「量縮、價盤整」格局,買氣低迷,已不如過去看好房市表現。央行25日公布7月消費者貸款與建築貸款餘額,房貸餘額雖續創史上新高,但年增率僅剩6.74%,為2023年12月以來的近20個月新低,且年增率已連十個月放緩。



根據央行統計,7月房貸餘額月增568億元,升至11兆3,756億元,續創歷史新高,連20個月在10兆元之上,但房市買氣明顯萎縮,整體房貸餘額年增率已正式跌破7%,且逐步逼近5%低點。



央行官員指出,從房市交易量來看,7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雖呈現月增,但相較去年同期年減29%,房市交易量不如上年同期,同步使房貸餘額年增率放緩,房貸餘額增幅逐月下滑。



從房貸餘額年增率觀察,去年9月來到高點11.26%,但隨各部會打炒房措施推出後,增速已開始放緩,至今年6月已跌破8%、7月再跌破7%,連十月呈現放緩,反映近期房市降溫狀況,且距離2023年11月的6.56%已不遠。



7月新青安房貸占整體房貸餘額(新青安餘額/房貸餘額)比重上升12.32%,較上月略增。央行官員表示,目前新青安房貸比重拉高,符合政策導向,房市信用資源都流向首購或無自用住宅,這部分是各部會都樂見。



對於美國關稅帶來不確定性,央行官員認為,關稅對經濟面帶來影響,目前經濟前景能見度降低,多少影響民眾信心,可能對房市帶來間接影響,但實際衝擊狀況待觀察。



供給面的建築貸款(土建融)7月餘額增至3兆4,365億元,月減40億元,但年增率上揚至2.74%、為近三月最高。央行官員分析,建築貸款餘額年增率上揚,主因是有個案挹注,由於建築貸款規模相對小,單月一有較大案件出現,波動就會大一點,使年增率上升,但卻比上個月減少,顯示整體建商保守觀望氛圍未變。長期趨勢來看,土建融餘額自2022年起,年增率趨勢往下,後續若續降,年增率不排除跌破2%水準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台北2000萬以上中古屋交易占比過半數2025/08/26發佈

永慶房產集團盤點雙近3年屋齡5年以上的中古屋,各總價帶交易量占比的變化,發現台北市總價2000萬元-4000萬元,不但一直是主力總價帶,占比還逐年增加,今年上半年占比達35.7%;新北市總價1500萬元內仍為交易主流,今年上半年占比合計為63.1%,仍受購屋族群的青睞。



數據顯示,在這3年間,台北市各總價帶占比無明顯的變化,增加最多的為總價2000萬元-4000萬元,從33.4%增加2.3個百分點至35.7%,為主力總價帶,總價小於2000萬元的占比都有小幅減少的趨勢。

 







台北總價2000萬元以上交易占比過半,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指出,近年來房價高漲,使台北市低總價產品越來越少。此外,台北市土地開發已幾近飽和、老屋更新速度緩慢,但自住需求穩定,在供給跟不上的狀況下,房價持續墊高,原本屬低總價的產品又被推升至更高價位,也使部分購屋族群,轉而往新北或桃園買房,出現「脫北潮」現象。



另一方面,換屋族與中、高資產族群有較強的負擔能力,即使受房貸緊縮和信用管制衝擊,仍積極進場,讓中、高總價產品的交易動能獲得支撐,今年上半年,台北總價2000萬元以上的占比都有提升,占比合計為50.7%。



新北市雖然房價較台北市低,但同樣有低總價產品占比下滑的趨勢。3年間,減少最多的為總價小於1000萬元,從39.0%減少7.1個百分點至31.9%,不過總價小於1500萬元的占比合計仍超過6成,顯示總價1500萬元以下為新北中古屋主力交易帶。

 







陳金萍分析,這幾年房價持續上漲,也使新北市各區的房價被推升,尤其是核心區域如板橋、新店、中永和等區,價格正快速往台北市房價靠攏,也讓低總價產品數量減少,使新北總價小於1500萬元的占比也明顯減少,從70.3%減少至63.1%。



至於新北總價1500萬元以上占比開始增加,陳金萍指出,新北市的自住需求強勁,不僅受在地居民喜愛外,也有不少北市的外溢客群湧入,使新北的中古屋交易量大。同時,北市外溢族群和在地換屋族,以及中、高資產族群能負擔總價較高的產品,也推升新北市1500萬以上的中古屋交易占比,從2023年的29.7%增加至今年的36.9%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全國住宅大樓房價中位數兩年漲近15% 六都全面站上1,100萬元大關2025/08/26發佈

根據內政部不動產實價登錄統計,截至今(2025)年Q2,全國住宅大樓含車位的中位數房價已上升至1,378萬元,較2023年同期增加178萬元,顯示過去兩年全台房價呈現明顯上揚趨勢。六都住宅大樓加車位的中位價也全數突破1,100萬元,正式進入「千萬房價」時代。



房價上漲趨勢以中南部及北部衛星城市最為明顯,其中桃園市兩年內上漲246萬元、台南市漲幅高達255萬元,為六都之最;新北市則從1,480萬元增至1,700萬元,漲幅達220萬元;台中市與高雄市也分別上漲188萬元與190萬元。


圖片住展雜誌提供

自2023年以來,在台股走強與新青安政策帶動下,民眾對房價上漲預期濃厚,形成強勁購屋潮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2023年Q3台股從17,000點攀升至24,000點,加上新青安方案上路,為房市注入大量資金與信心。



然而,中央銀行推出第七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後,市場熱度開始趨緩。房價雖在去年Q3第三季觸頂至1,415萬元,但至今年Q2已略為回落至1,378萬元,顯示房市逐漸回歸理性,民眾購屋傾向自住需求為主。



曾敬德表示,隨著貸款條件趨嚴與價格上漲預期消退,房市過熱情況獲得控制,未來房價恐難再出現大幅成長,預料將進入盤整期,呈現溫和整理格局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學區房怎麼選?捷運2站外「小學多4倍」卻每天多花1小時通勤,一張表算給你看哪個划算2025/08/26發佈
房市示意圖

學區房怎麼選?捷運2站外「小學多4倍」卻每天多花1小時通勤,專家教戰抉擇關鍵



家長兩難全解析:工作近VS明星學區,一張表算給你看哪個划算



近期有家長在社群發問:「我們現在住的地方離工作近、生活方便,幼兒園也在旁邊,但小孩明年就要上小學,這裡的小學選擇非常有限。如果繼續住現在的地方,雖然通勤方便,但小學就沒有太多選擇;如果搬到捷運幾站外的區域,雖然學校選擇多,但通勤距離增加。買房是否等於兩年後就必須面對小學學區的問題?大家都是怎麼考量的?」



專家分析,這類困擾在首購或換屋家庭中非常常見。



買房不只是解決居住需求,也牽涉長期生活規劃。學區確實是許多家長考量的重點,尤其對小學而言,一旦選定,孩子的升學環境和社交圈會跟隨固定學區,而換區可能影響通勤、生活便利性及家庭作息。



對於家長來說,衡量買房地點時可以從三個面向思考:



1. 通勤便利與生活機能:若選擇工作近、生活方便的區域,雖然學區選擇有限,但每日通勤時間減少,家庭壓力較小,也可保留更多時間陪伴孩子。



2. 教育資源與學區彈性:若優先考量學校品質與選擇性,搬到捷運幾站外的區域,可增加孩子入學選擇,未來教育路徑更靈活,但通勤及生活成本可能增加。



3. 長期規劃與資產增值:房子不只是住的地方,也是資產。學區熱門地段雖然價格高,但長期保值、轉手也更有保障;反之交通便利的地點可能增值潛力稍低,但生活品質提升。



在現實中,很多家長會採取折衷策略:選擇通勤可接受範圍、生活機能佳、同時學區評價中上的區域。也有部分家長為了小學學區願意搬到離工作稍遠的地方,但這通常伴隨通勤安排、假期接送及生活成本的調整。



通勤距離與學區評估表格範例


房市示意圖

賣厝阿明觀點



小孩教育與居住地選擇確實息息相關,但買房最終仍是「生活舒適度」與「長期財務規劃」的平衡。建議家長先明確生活優先順序:是通勤方便、生活機能、教育資源,還是資產保值。若學區是重點,提前規劃、實地考察學校環境、交通與生活便利性,並可利用表格工具比較不同地段優缺點,才不會日後因學區限制而後悔。買房前,先把自己的生活需求和教育期望清楚列出,比單純追學區更務實,也更符合家庭整體利益。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
第1頁37
共376筆/共38頁
聯絡資訊
公司圖片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大興西路一段321號
電話:03-356-0777
03-356-0777客服電話
傳真:03-356-3695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桃園廠房買賣出租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35,126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桃園倉庫,桃園倉庫出售,桃園倉庫出租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